我收阴货那几年_第七十九章阴雨芥蓝 传说之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九章阴雨芥蓝 传说之瓷 (第1/2页)

在坐的都是明眼人,东西行不行,一眼便知。
  此刻,我脑海里不禁的思考:“什么东西能够干过这绿定?汝瓷?宋均?元青花?”
  “不对不对,就算是这些东西,也没办法说就一定能干的过这东西,老好惊稀绝,就算某些东西在价值上高过绿定小罐,但是还要考虑其他的方面,比如说稀少性,代表性,研究性等等。”
  这扶桑男人一脸的自得,他又摸了摸这绿定小瓶,随后开口;“不如贵方也将东西请出来吧,大家一块鉴赏鉴赏。”
  看这人这番做作的样子,我心里一阵吐槽,“xx玩意,拿我们老祖宗的东西牛逼个啥?有准自己去烧一个去?”
  文二爷明显看惯了这种,他只是压了压双手,示意大家安静,随后只见他对着门外那块招了招手:“行了,把东西拿上来吧。”
  话音刚落,会场外面就走进来三名西装男子,其中一名端着一个锦盒稳步走来。
  锦盒落桌,西装男看了文二爷一眼,在得到他的示意后便打开了锦盒,也从锦盒中拿出来一件瓷器。
  瞬间,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的向桌面上看去。
  “这......这是芥蓝赏瓶?乾隆的?”王修贤一眼就看出了门道。
  “不对路啊.....这单色釉的乾隆芥蓝虽然也是官窑,可也比不上绿定啊.....”
  清代时期,单色釉的品种很多,这大多要归功于督陶官唐英的创新,唐英当年为了变着花样的取悦雍正和乾隆,是想破了头啊,天天钻在御窑厂里,一心就铺在了创新上。
  郎窑红,芥蓝,祭蓝祭红,珊瑚红地,宝石红地,唐英通过不断的创新,发明出来了一大堆精美的新釉瓷。
  我心里也打鼓,不知道文二爷为什么拿这件芥蓝瓶子上来,在我的印象中,单色釉瓷除了汝窑和宣德的撒蓝釉,应该是都干不过这绿定小罐的.....
  “认输了?自暴自弃?随便拿个东西来充数?”我心里多了一丝担忧。
  扶桑那边,先前的男人眉头一皱,他道:“如果东西是这个的话,那就不用比了,我们进行下一场吧。”
  “哎,且慢,”文二爷出言阻止。
  “各位,能不能先把会场的窗帘拉上,然后在把灯关一下?”
  “这东西还没看完呢,别太草率了,”文二爷沉声道。
  文二爷话音刚落,随后刚才那几位西装男子便分头行动,两人去拉窗帘,一人去关灯。
  很快,三扇窗帘被人拉上了,同一时刻,啪的一声,屋里的灯光也被人关掉了。
  这一通操作,会议室的光线立马就下降了好几个档次,由于是白天,虽然还能看清人,但是屋里显得昏沉沉的,宛如阴天。
  “快看!”
  “快看那芥蓝瓶子!”王修贤离的最近,他好像看见了什么,直接惊呼出声。
  原本通体蓝色的瓶子上,伴随着光线变暗,此刻突然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变化......
  一层层亭台楼阁.....
  如山如雾,原本通蓝的瓶身上,宛如海市蜃楼一般,淡淡的描金痕迹若影若现,有山、有云、有水、有亭......
  看到眼前这一幕,我嘴巴张的大大的,“这.....这是阴雨芥蓝!”
  “这他妈是晚晴传说中的阴雨瓶!”
  晚晴清宫档案记载:“选乾隆造四只芥蓝赏瓶,按样呈上,老佛爷有旨,描金上样,随返工造办处,隔天呈报,四只成一,描金脱落,若置阴天,如云如山,美不胜收。”
  这瓶子原本是纯色芥蓝,一百年后,在光绪时期又被造办处重新加工,在芥蓝上又描金作画,不知道是工匠失手还是怎么的,做出来的成品描金脱落,只见芥蓝。
  而后,有人发现了一件奇事,在阴天下雨的时候,屋内光线昏暗,那些描金做画处在特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