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122节 (第3/3页)
宁之名有所耳闻的人,在正堂看到萧宁坐在萧谌正座的那一刻,面上流露出难言的微妙。 上回萧谌将场面交给萧宁,萧宁当众说的那番话早已传遍天下。 一语道破世族们的各种心思,不能否认的是,句句说得在理。世族们在萧宁的面前,真摆不出道貌岸然的架子。 “如今我们手□□计有多少兵马?”谁也没想到,萧宁在萧谌出征后,第一回 见众人询问的竟是这样一个问题。 孔鸿作为从前的长史,管的就是兵马。萧谌和萧宁一样的意思,兵马绝不交给外人。统计兵马这事也就孔鸿能答得上来。 “合三州兵马统计,20万。”孔鸿答出这么一个数字,萧宁摇了摇头,“合三州兵马也才20万,同大败于我们,折损十数万兵马的曹根相比,尚且不及。” 事实摆在眼前,纵然想否认也不能否认。 “小娘子之意,征兵?”听了半天萧宁感慨兵力不够,难道是要大肆征兵? “曹韩两地皆征兵不断,暂时不兴战事,皆在等待时机。徐州动乱一起,扬州立刻兵马出动。阿爹在雍州时并不松懈练兵之事,然民生亦不可轻视。”征兵也就意味着所有年轻力壮的男丁都将入军中,如此一来,家中重担皆落于女眷之手。 “一旦兵事再起,边境胡人不可不防。”萧宁更提醒在场的众人,千万不要忘了他们的敌人不止一个。 若不小心应对,多做堤防,只怕无意间为他人做嫁衣。 不是没人想到这一层,只是天下大乱,兵事再起,时日尚浅。许多问题尚未暴露,萧宁时刻提醒,一众人也想到胡人,只怕战事不停,这些问题都会陆续出现。 “依我之见,从各村庄中选出得力女眷,以护百姓安宁,亦可缓解郎君人少,无法确保百姓安宁,突生变故之事。”萧宁点出问题所在,不忘将解决办法说出。 女眷这两个字让人不由一滞。 最后,有人用着不甚确定的语气张口,“似有不妥之处。” 小心翼翼的试探,并不敢直接否定萧宁的提议。 萧宁浅浅一笑,“诸位高居庙堂之上,难道从不曾去过寻常百姓之家?进步之寻常,百姓的日子怎么过的?” 此问落下,欲劝萧宁莫行不妥之事的人都住了嘴。 “农忙时无论男.女,纵然是刚会跑刚会走的孩子,也要到田间帮忙。没有人会因为女人是女人而忽略女人的劳动力,认定所谓的礼数。让女人安坐家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谨守所谓的规矩。 “对百姓来说,收获的粮食越多,意味着他们的日子能过得越好,除此之外,一切不值一提。 “连饱食一顿都是奢望时,同百姓讲规矩不过是一个笑话。 “自然,为保全百姓的性命。你们要继续和我讲所谓的规矩,男.女之别?” 萧宁面色平静地扫过在场的人,等着他们给一个答案。 再多的规矩在生存都成为问题之前,只能成为浮云。 “萧氏镇守一方,思长远之事,保一方百姓安宁,这是职责所在。诸位或多或少考虑自身所得之利,我要想的是如何保证仗打胜,人不能因意外而少。 “胡人对中原虎视眈眈,无一日不思攻破城池,长驱直入,绝不可不防。” 哪怕萧宁跟胡人做生意,可胡人并不是只有一拨。尤其所谓的生意比起天下来,份量远远不够,必要小心提防。 “我等无异议。”萧宁言尽于此,谁还能继续反对? 孔鸿面色如常地表示配合,其他人瞄孔鸿一眼,因他不曾抬头,也就明白,这位是萧宁的铁杆支持者。 南宫致远又一回见识萧宁的谋定后动,补充地道:“听闻小娘子手中有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