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_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10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102节 (第3/3页)

旁边的萧宁。
  萧宁不发一言,只是同萧谌对视。
  因为萧宁平静的目光,让萧谌下定了决心,“明先生且去准备。所有战死将士务必厚待,你去处理。”
  这些事从来都是萧宁接手,若不是有萧宁在后方为萧谌安抚将士,以令所有雍州将士上阵杀敌无后顾之忧,又怎么会有诸多将士不畏生死,跟随萧谌。
  “唯。”萧宁应下一声是,明了萧谌这是要将她打发了。
  “曹军败退,将军,要不要追?”安抚后方为重,曹军大败该不该追更须考虑。程逵显得迫不及待。
  “不必我们出手,墙倒众人推,已然败退的曹根必受万人追捕。”因为曹根率领的40万大军吓得不敢动弹的人,这一回见曹根败退,各地兵马定揭竿而起。
  比起急于跟他人争功,令后方空虚,倒不如趁此机会再次整顿雍州和冀州,令两州不再另生事端。
  萧谌也是同样的意思,“穷寇莫追。纵然曹军折损过半,依然还有20多万兵马,整合曹军降军,收为己用,远攻不利。”
  一群谋士纷纷点头,其实他们都担心萧谌和萧宁眼见大获全胜,或许有一鼓作气歼灭曹根之意,但凭他们雍州现在的实力并不足以达到此目的。
  好在不管萧谌还是萧宁都稳得住,不会因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以为自己天下无敌,这就很好。
  “此一战能得不少城池,足矣,安顿后方更为重要。”萧宁这时候也得告诉众将士们。
  兵力悬殊的状况,这一仗守住了雍州的同时,他们的地盘多少也扩张了一些,只是相对一州而言,显得不甚起眼而已。
  不错,萧宁在交战过程无声无息地将地盘扩张了些,那原本是曹军安营扎寨之地,曹军败退,原本无他人镇守的城池,萧宁理所当然派兵马入驻,仗是断然不可能白打的。
  程逵不甚好意思的抓抓头,心思都叫萧宁看破了。
  “诸位将士小心应对,在雍州尚未安宁,不得松懈。”萧谌轻声叮嘱,让众人务必小心。
  一众将士皆严阵以待,齐齐应下一声是。
  一众人各司其职,雍州叛徒既已寻出,40万大军压境的困境已然解除,总是让雍州上下得以松一口气。
  旁的事,相比之下,也没有萧宁认为的开荒种田更为重要。
  无论有多少人马,粮食最为要紧,无粮在手,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曹军大败,萧宁立刻抓紧调动两州兵马开荒,修渠引水,盐田以供,汇通天下。
  曹军大败之后的情形如同萧谌和萧宁所预料,原本因为曹根兵马强悍不敢动手的人,这时候都在曹根背后不约而同地捅刀子。
  一州又一州的兵麻揭竿而起,皆扬言讨伐曹根,绝不再受曹根调遣,而且不断的阻拦曹军退回京城,甚至就连京城之内也发生动荡,皇帝既然落入了他人之手。
  这个人只怕谁也想不到。他正是当年萧宁在京城救过的贺常侍之孙贺遂。
  后院起火往往是最令人胆战心惊的,曹根急得上火,又因为各地揭竿而起,令他无法及时退回京城。
  挟天子以令诸侯,于天下大乱之际总是令人得以占一定的便宜。
  贺遂一动手,直接控制整个京城,曹根留在京城镇守的人死于贺遂之手。消息传到曹根的耳中,叫曹根火冒三丈,咬牙切齿大骂贺遂忘恩负义。
  却不想想当年,纵然是他收留贺遂,却也是因为贺遂手中握有传国玉玺。
  论起他同贺遂之间的关系,更多是合作。
  两个人本是互惠互利,各取所取,一旦发觉对方成为了拖住他们后腿的人,又怎么怪得了别人将他舍弃?
  小皇帝得手,谁都以为贺遂在此时学曹根一般,利用小皇帝号令天下,大权在握。
  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得到小皇帝的贺遂,竟然有意迁都,甚至直言请小皇帝迁往扬州。
  扬州现在在谁手里,天下无人不知!
  韩靖忽然被砸下这惊天大石!一时也傻了眼。
  若说韩靖不想将天子握在手中号令天下,那定是骗人的,可是突然有人将小皇帝送到他手中,瞬间有种小皇帝成了烫手山芋的感觉。
  可是迁都一事,贺遂的理由十分正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