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65节 (第1/3页)
不由分说的上去拉住崔令的胳膊,崔令又想抽他了。崔攸道:“父亲,想打你回家怎么打都成。一家人的性命,锦帛都签了,就算你死赖在这儿不走,盟约成誓,毁不了。” 瞧瞧萧谌都不需要他们答应,不正是说明了情况? 崔令恨呐!打是没有用,不许他撒气儿万万不能。 毫不留情地在崔攸的腰间用力的一掐,崔攸痛啊!痛也得忍着,不断地劝道:“父亲,走,我们先走。” 其他世族的逗比得知家族早把他们弃之脑后了,有他们没他们,先保全族人性命再说。 他们不答应的事,族人都答应了,虽然也有想保他们一条性命的意图,掌事权被夺,可大可小。 留下既无用,他们又从来不想留下。这时候不走,万一萧谌反悔不让他们走,如何是好?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人都走完了,一直被萧谌无视到底的明鉴,人就坐在地上,他不动,就是不动。 “这位先生有话说?”萧谌没有一丁点忽略人的不好意思,满面春风的询问。 “将军约法三章,世族纵然答应,不代表雍州能尽落于萧将军之手。”明鉴一开始那是气,被人无视到底,不气才怪。 气到最后了,气不过来了啊。还是露两手,表现下存在感吧。 “各凭本事而已。”萧谌嘴角抽抽,听着雍州尽落于他之手,怎么觉得不太对呢,眼神往萧宁身上瞟,这话是萧宁放的? 不该啊,萧宁一向喜欢扮猪吃老虎,乐意闷声做事,少说话。这等想法不会过早的暴露。 萧宁眨了眨眼睛,意示萧谌继续听某位明鉴说话。 也对,别管什么事,听听再说。 “将军以为,韩氏离京,去往何处?”明鉴这时候提起了韩氏。韩萧两家的恩怨,世族有几人不知? 既知,韩氏能从京城跑了,面对天下乱势,若说他不作为,可就显得他之前多番算计不像样儿了。 “韩氏原籍在扬州。”萧谌对自身的敌人自然是清楚的,提起此,目光变得幽深。 更深层的东西不是明鉴该管的,明鉴这一刻仅仅是提醒地道:“扬州,虽无天险,胜在地大物广,今虽非天下重镇,将来未必不能割据一方而立。” “我现在的敌人并非韩靖。”萧谌不为所动,平静地点明韩靖就算退于扬州,一时半会是没有资格和他抗衡的。 “当日将军自京城撤军,在天下人眼里,或许认为将军畏于韩氏。”明鉴显然是有意的,这时候提一嘴,同时观察萧谌和萧宁。 可惜这父女二人脸色未变,浑不在意地道:“甚好。” 两个字表明的态度,明鉴听得百感交集。一个不在意名声,无所谓旁人异样眼光的人,更会务实。 “将军想好往后如何行事了?”明鉴心下略定,也想试探萧谌究竟想好后续了吗? “你说呢?”萧谌直接把话丢给萧宁,萧宁想都不想地答,“高筑墙,广积粮,纳人才。” 缓称王什么的,改了,就得纳人才。 萧谌一听得意了,高傲地抬起头冲明鉴一通挤眉弄眼道:“如何?” 真是再好不过了!雍州这地方,就算从前的萧谌不曾用心经营,有兵在手,刺史之事,世族闹大的事,现在雍州谁要是再敢动念头对付萧谌,无疑送死。 这样的情况下,萧谌不急,只想安定内部,多备内需,这就是等着天下真正大乱,然后再出手。 “先生若是不介意,同崔小郎君一般,在我骠骑将军府下做个文书?”萧谌明白了,崔攸和明鉴都是人才,萧宁刚说的,纳人才。女儿给他准备了多少,他要是不懂得收拢人心,白瞎了萧宁一番心血。 “某之幸也。”果然有其父必有其女,萧谌是个明白人。但凡不糊涂,雍州有了现在这大好的局势,谁要是不长眼的敢乱来,找死! 乱象即生,报效家国什么的,那倒是想。京城的水太浑,他们就算想进京,得有力挽狂澜的本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