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1章 大王庄 (第1/2页)
大王庄并不是一个村,更不是一个镇,而是属于城里一位富商府邸的农庄。 至于是哪家的庄子,半大少年李顺并不是很清楚,因为他家只有他和奶奶两人,也没佃庄子主人的田地耕种,靠着奶奶做点绣品和他打零工生活。 李奶奶有子有女,所以有个不小的院子。她儿女都有出息,在元安府里置办了院子,也让她去住。可就因为她捡了被人遗弃的李顺,儿女都有些怨言,她干脆带着李顺回了庄子,靠着积蓄和做针线把日子过了起来。 其实李奶奶的儿女也有接济,但他们接济的是李奶奶,并不是李顺。所以李奶奶一直在教李顺自谋生路,到码头给人搬点货物,跑跑腿之类的,收益还不错。 之所以被唐全儿打动,和价钱没什么关系,完全是因为那一个味道令人惊艳的卤蛋。 李奶奶年纪大了,牙齿不好,味觉也不是很灵敏。李顺尝了一口,那软糯的口感和深入到蛋黄的咸香味儿都让他第一时间想到了吃什么都说没滋没味儿的奶奶。 李顺既然在码头这边跑腿,当然需要懂得方方面面。在路上就给他们详细介绍了一下,这边属于元安府西郊,因为有云居寺寺庙群,又有天然温泉水,所以这边的土地基本被元安府有头有脸的人给瓜分掉。 云居寺最近的有康王的听风楼、元安知府的百花苑和元安府守备的神骏场,然后便是周边规模较小的各个农庄。 大王庄的占地仅次于前三个庄子,但因为之前的主人和现在的主人都来过庄子。主屋四五个院子还是三十年前建起来的,看上去也就比普通庄户人的屋子大气一些而已。 绕过围墙圈起来的“大王庄”,就看见了两排错落有致的小院子。 “最大的两进院子是咱们大王庄的庄头一家人住的,只是这院子房契不在庄头的手里。还不如奶奶有远见,送了大伯进城里学本市,重新盖了院子。” 李顺带着他们绕过了第一排,到了第二排的第二个院子,屋里传来了一声犬吠。 “狗狗!”唐松自从二月开始补钙一来,不但身体强了许多可以下地走路了,现在都能时不时蹦出几个词汇来。 李顺隔着门喊了声:“奶奶,先把阿黄拴起来。” 屋里李奶奶听到孙子声音,连忙拿了绳子把狗拴到了正房后头的自留菜地里。 李顺听着狗吠声远去,这才开门邀请众人进门。 刚开始立夏都还担心条件太差,这门一开,她就暗暗松了一口气。 院子是正房五间,左右厢房各两间的格局,前院宽敞铺着青石板,厢房前一边是水井,一边是枝繁叶茂的银杏树,树下是花台,里面种满了指甲花,这个季节开得正欢。 院子里很干净,就连落叶都没有。想想这里也就老人和孙子住,能够维持这么好,可见李奶奶和李顺有多能干。 “顺子,你不是去码头干活了吗?哎哟,这是带了谁回来。”李奶奶从后屋进来,眯着眼睛看了眼规规矩矩站在门口的四大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