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三章 永川大战一 (第1/2页)
“杀!我太平军与华兴军不共戴天!” 李世贤起身,面色阴沉的低吼了声,右手紧握在了刀柄上,满身都是杀气。 三日后,太平军终于逼近永川县城,在城外完全展开兵力。由范汝增指挥右军进攻西门,由李尚扬指挥中军进攻东门,由练业坤指挥前军进攻南门,由李世贤亲自指挥左军的残部还有后军的陆军进攻北门。 吴旭明早已组织城内的民夫加固了城防,此次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拖住这三军的兵马,所以在布防上完全以守为主。在城外修筑了大量暗堡,把机枪手全部布置了出去。与城墙成犬牙交错的形状分布,完全没有火力的死角,就等着在关键的时刻给太平军猛然一击。 天空黯淡无光,似有一场暴雨将来。秋风掠过战场,不禁有股冷冷的寒意。 尤其是站在城墙上,指挥守城的吴旭明更是神经紧绷。四面城墙远远看去,战场上全是密密麻麻的人头,每面城墙大概集中了上万的兵勇。 吴旭明终于明白,李世贤不是来打仗的,他是来报仇的。左师满员编制一万三千余人,在城外的地堡碉楼布置了三千余人。在四面城墙分别布置了二千余人,分两批轮换射击。 “所有将士有令,进攻!” 李世贤大喝一声,挥下了手中的令旗。 顿时擂鼓大作,号角齐鸣,马蹄飞扬。 永川县外嘶吼声遍布,太平军四路大军,将近五万余人。在一里外,同时对县城发起了攻击。 地面一瞬间都跟着震动了起来,从高处望去。就似一群蚂蚁,乌压压的朝一块肉末围聚。 “师长,这场面好久都没见过了。” 左旅长张衍生负责防守西城墙,站在吴旭明的身后感慨了一声。 当年吴旭明担任哨长的时候,他还是吴旭明手下的一个队长。 “是啊,我记得那会的洋枪可远没有现在的精妙,每换装一次弹药就要耗费一分多的时间,而且射击的精度极差。现在好了,只要弹药充足,就是来再多的太平军,也是徒增些气势。” 吴旭明神色镇定的看着远处奔来的人群,眼里充满了自信。 两方相距八百米的时候,太平军突然变换了队形。结成了一排排的枪阵,齐步朝城墙进攻。 这种类似欧洲中世纪的攻城战,第一次这么大规模的在中国上演。 双方相距五百米的时候,分布在各城门的迫击炮兵已经调整好了射击的角度,就等着吴旭明所在的西门最先开炮。 此次张遇春硬是从新十军的各师旅中,挤出了一千发炮弹给吴旭明使用。平均下去,两百门迫击炮,一门也只有五发的炮弹。 当太平军冲进三百米后,吴旭明还是没有下达开炮的命令。 各城门的指挥官都心急如焚,不知道吴旭明在犹豫什么。但是西城门没有传来炮声,谁也不敢轻易的开第一炮。这是纪律,违者必罚的军纪。 他在等,如此规模的攻城战,李世贤不可能不带炮兵前来。他必须确保有足够的弹药,应付太平军的炮兵。 终于,在双方相距两百米的时候。最前面的步兵相继让开,露出了足有五十门野战炮。 情况和吴旭明估算的差不多,其他三座城门处一定也集结了五十门的火炮。 “目标,敌军炮兵阵地。弹药齐发,放!” 吴旭明大喝一声,对迫击炮兵下达了命令。 几乎在同时,对面的太平军火炮也装填完毕,已经点燃了导火索。 “轰,轰,轰。” 两方阵地几乎都传来了隆隆的爆炸声。当真是硝烟四起,飞沙走石,震耳欲聋。 吴旭明猜的不错,四面城墙几乎都传来了炮响,李世贤果然是有备而来。 太平军的五十门火炮也算不错,一看就能分辨出,都是英国造的三十二磅的野战炮。 这种火炮不管是在射程、威力还是精度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五十发实心铁球同时冲击在了城墙上,直接把城墙外的那层砖石冲撞成了碎渣子,露出了实体的黄土。 要是任由火炮射击三次,城墙定会大面积塌方。 但是太平军只射击了一轮,就见天空如同巨石陨落,不知道有多少发炮弹砸了下来。 炮兵们慌忙四处躲避,还没跑几步,就听被耳边的轰隆声震的心血起伏。 “轰隆,轰隆,轰隆。” 炮兵阵地完全被炮弹所覆盖,每一发炮弹爆炸,都不知道产生多少的弹片,成蘑菇状密集散开。 弹片冲击到了火炮上,两种金属相撞,瞬间就火花四射,叮咚作响。 那野战炮也相当的皮糙肉厚,一轮的炮弹炸响后,也只是把火炮的木质轮胎炸成了碎片,炮管仍旧完好无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