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雄霸天下_第二百三十一章 争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一章 争辩 (第2/2页)

的瞪着对方,满脸的不服气。
  “志清,宴席已经准备好了,你和二哥赶紧过来吧。”
  苏三娘在门外已经听到屋里的气氛有些不对,连忙在窗外招呼了一声。
  “知道了,我们马上就过去。”
  乔志清应了一句,深吸了口气,回过头马上就换了面色,嬉皮笑脸的招呼起乔志远去客堂用饭。
  兄弟俩从前也都有过多次激烈的争吵,但毕竟是一母同胞,转过脸又和好起来。
  二人进了客堂后,马荀夫妻二人也被邀请了过来。王树茂和马荀闲聊了一会山西的家事,因为军营还有事情要处理,就定了晚上再和马荀饮酒。
  屋里的众人见了乔志清二人,都是恭敬的起身打了个招呼。
  “二少爷,三少爷,咱们好久都没像今天这么团聚过了。”
  马荀看着他二人傻笑了声,众人都落座后,连忙端起酒壶给两人都满了一杯。
  “马荀,你这次回来我放你三天的大假,你陪着淑雅回趟苏州,去看看家人,三天后准时来我这里报道。”
  乔志清笑着接过了酒杯,冲马荀吩咐了一声。
  “才三天啊?”
  马荀开玩笑的抱怨了句。
  众人都跟着笑了起来,冯淑雅红着脸蛋连忙在身后拉了他一下。
  “怎么了,你嫌多啊,不行就两天吧?”
  乔志清故意逗了他一句,把手上的酒杯放在了桌上。
  “别了,三天就三天吧。二少爷,三少爷,我敬你们一杯。”
  马荀连忙应和,笑着举起了酒杯。
  “来吧,大家都敬我二哥一杯,欢迎二哥光临南京。”
  乔志清笑着也端起了酒杯,宴席上的众人都举起了杯子。这酒是绍兴的陈年女儿红,孕妇喝了也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晏玉婷也没有拒绝。
  “志清,你在信中不是说过,还和曾国藩总督的小姐定了亲事吗?怎么今天没有见过她啊?”
  乔志远对苏三娘和晏玉婷也叫的上名字了,环顾了一圈才发现好像是少了一个人。
  “二哥,这事说来话长,以后有时间我再慢慢说给你听吧。”
  乔志清的脸色突然黯淡了下,说着就举起酒杯敬了二哥一杯。
  乔志远也端起酒杯回了一杯,看乔志清为难的样子,也不好追问。
  在他的眼里,也只有曾国藩的女儿才和弟弟门当户对。他也听说过晏玉婷和苏三娘的身世,都是反贼出身。不过现在都有了乔家的骨肉,他这个当哥哥的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二哥,你好不容易才来南京一趟,这次也别急着回山西了。正好过几天南京的华兴书院就要开课授业了,你就在书院里听听看看,我相信你一定会理解我现在做的事情。”
  乔志清诚恳的看着二哥询问了一声,他也不期望一时半会,就把二哥脑子里的封建思想剔除掉。
  定都南京后,所有的资源也必然往南京汇聚。华兴书院在苏州办学,显然已经不适合吸引全国的精英。
  在南京市张魏国栋和教育部长容闳的磋商下,决定把华兴书院迁至南京。将从前的华兴书院地址改建为苏州书院,只作为一般的高等教育学府。
  教育部已经开始在全江苏实行小学、中学、大学的办学模式。在各镇办理小学,在各县办理中学,在各市办理大学。
  教材由教育部统一编撰,小学只设有数学和语文两门课程。
  中学分文科和理科两大类,文科加历史和地理,理科加化学和物理,由学生自由选择。
  若是成绩合格,便被招入大学,进行更高层次的深造。
  依照目前的情况,所有六岁以上的适龄儿童全部强制上学。
  学费由财政部设专款提供,一直到高中都实行免费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在乔志清的筹备下,新中国的第一所,专门培养军事人才的“南京军事学院”,也将正式开课授业。不过第一批学员,都是华兴军中的中下层军官,并不对外招生。
  “那好吧,正好我也长长见识,省的你们把我当成一个老古董了。”
  乔志远自嘲的笑了笑,宴席上的众人也跟着轻松的笑出声来。
  用过饭后,乔志远便回了厢房休息。
  马荀带着冯淑雅和众人告别后,当晚就坐船回了苏州,去拜见自己的岳父大人。
  乔志清回了书房后,刚好魏子悠就拿着浙江发来的军报过来找他。
  “乔大哥,浙江捷报,杭州已经被攻破了。”
  魏子悠甜甜的笑着,把军报递到了乔志清的手上。
  小姑娘满面的清纯,笑起来总是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让人如沐春风。
  “捷报?这也太快了吧?”
  乔志清凝眉接过了军报,在他的印象里,杭州至少还有淮军十多万的军队,而且由李鸿章亲自坐阵,怎么也得坚持个一个月左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